4月30日,云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海埂会堂隆重召开,对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公司驻村扶贫队员张祖国参加表彰大会,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祖国,1984年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建投第二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八工程项目部职工,2002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部队服役。2015年12月荣获云南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1年2月荣获云南省第二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020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2月荣获云南建投集团2020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张祖国以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退伍老兵的担当和勇气,主动请缨,加入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到宣威市得禄乡得禄村担任驻村扶贫队员,踏上扶贫之路。面对组织赋予的脱贫重任,深知责任重大的他怀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干劲,全心全意投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线。
驻下来、沉下去
初到宣威市得禄乡得禄村,工作中的第一个问题很快就出现了,扶贫工作中的许多文件表格都需要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传到乡镇扶贫办工作群。但村委会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电脑培训,用电脑填表格成了令他们头疼的事。张祖国凭借着熟练的电脑操作主动承担起了村上大大小小的业务,同时也不落下他所负责的贫困户。村上的业务种类繁多,有时候业务量大,但他没有一句怨言,配合着副主任一起把村上的事情做好。他常对村里人讲“自己初来乍到,村上的很多事情都不熟悉。做业务能快速了解并熟悉村情,现在年轻,多做点工作,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这点苦这点累不算什么”。
驻村初期,驻村队员对村子的了解还只是局限于他人介绍和看资料,这大大阻碍了工作的开展,张祖国深知做扶贫工作熟悉政策是首要的,他借助于扶贫工作会议和乡镇发的《应知应会手册》和《扶贫工作队》两本书,一有时间就进行政策学习,熟悉了政策,工作也迅速的打开了局面。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每当遇到不理解的政策问题都会找他,他们觉得这小伙子踏实、能干、爱学。每逢村上有业务需要帮助,他都会第一时间帮助完成,几乎不会出错。在“国网”开通期间,他不但认真录入自己负责的贫困户,还帮助村组干部录入。录入量是非常大的,为了减少错误,他每次都会核对三、四遍,还一户一户点开信息给挂包干部查看,确认无误后才提交。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他都毫无怨言的认真在做,从不抱怨。在采访中,我们还注意到张祖国住处有很多专业书籍,他告诉我们:将来扶贫任务完成了,我还得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现在利用晚上空余时间,学习自己的专业,为将来回到工作岗位积攒知识。
挨家挨户走访是张祖国工作的日常,在大量走访和深入调查中,他摸清了全村贫困户家庭人口、农作物种植基本情况以及主要致贫原因。每当提起得禄村的事情,张祖国总是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的把村里的大小事儿讲个清楚。我们好奇他为什么能知道的那么清楚,便想看看他每天随身携带的《驻村工作日志》里究竟有些什么。翻开他的那本《驻村工作日志》,里面密密麻麻的记着:谁家的孩子到哪个学校上学了,学费是否减免了,助学金到账了没;谁家的老人生病了,吃的什么药,报销了多少、李大爹家是因病致贫的、浦婶家的房子漏雨需要修缮,这一件件“小事”的记录,让我们由衷敬佩,它记录的不仅仅是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求、所盼所忧,也是张祖国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兢兢业业,其责任与担当精神不言而喻。
张祖国说到:每逢下村入户,我都会带着笔记本认真记录贫困户当前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来反映困难的群众,他们更加愿意来找驻村工作队诉说。回到村上后,把他们诉说的问题汇总起来,交给驻村工作队队长在村委会开会时提出讨论。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后及时向村民群众告知,群众也感受到了这份情谊。每当驻村工作队走过村民家门前时都会邀请我们进家坐坐。
在问及张祖国驻村扶贫的感受时,他说到:回首驻村的三年多时间,给我的感受就是责任更大了。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现在又回到农村扶贫一线工作,我暗下决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把部队学到的好作风充分的发挥到扶贫工作中,而且我是一名党员,就必须要发挥好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寻出路,促发展
原先得禄村与其他自然村之间交通十分不便,且道路多为坑洼破烂的泥土路。“要致富,先修路”已然成为交通扶贫的重要口号,为了补齐交通短板、满足群众出行的需求,张祖国和其他扶贫队员们把修路作为驻村帮扶的头等大事。他们和村委多番商量,在集团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目前,从得禄村委会通往9个自然村的道路均已硬化,现在成了一条便民出行路、增收致富路,这条路凝结了得禄村脱贫摘帽的希望和底气。
路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帮助村民稳固增收是张祖国与队员们最头疼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他们认为就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说干就干,他们密切跟踪已外出务工的人员情况,积极收集用工企业招聘信息并鼓励有条件就业的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同时,成立了合作社1个,形成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多种模式。想法是好的,但很多农户对此却怀有抵触情绪,认为把土地流转出来,以后便无地可种了,工作一时难以开展。张祖国和同事们了解到大家的顾虑后便立即行动了起来,入户走访,遇到难做工作的村民张祖国和同事只能一遍遍去交谈,耐心宣传讲解政策,讲优势、讲发展,希望村民能转变思想,共同致富。为期数周,软磨硬泡才打消农户土地流转后无地可种的顾虑。最终,共流转土地种植软籽石榴 350 亩,辣椒 400 亩,解决 40 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务工,预计每户增收 11000 元,季节性务工全年 3000 人次。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人居环境的改善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实行农村危房拆除改造中,部分农户对政策理解不到位。认为旧房屋拆除后土地也会被收回,因此在旧房拆除中一直不为所动。有的农户找到村上,要求给个说法。张祖国和其他扶贫队员热情接待农户并询问了具体情况,然后耐心的将政策告知农户,并解答了他们的疑惑,完成 267 户危房改造项目。张祖国说:最后看着农户高兴满意的离开,我心里也感到高兴。
舍小家,担使命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为了做好扶贫工作,张祖国随叫随到,不讲个人困难,从爱人怀孕,到孩子出生,他都严格遵守驻村工作队“八严禁、八必须”的规定,很少请假。张祖国说:家里的大小事都只能靠妻子操持,这两年,陪伴她的时间少了很多,对于妻子,我挺愧疚的,但是在日复一日与群众并肩脱贫的岁月里,我见证了这个村庄的蜕变。用我的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摆脱贫困走上小康路,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群众增收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三年多来,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凝聚着张祖国对帮扶工作的执著追求和大量心血。张祖国也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他已经和村民心心相通,
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他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动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
【党委工作部/王飞 金属结构加工中心/孔德尊】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